3月13日,春风轻拂,扶风县第六幼儿园的孩子们踏着欢快的脚步走进法门寺博物馆。在这场以“探寻瑰宝 传承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中,120余名师生跟随讲解员的指引,开启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探索。
“小朋友们看,这件鎏金银香囊是唐代人用来熏香的,上面的花纹藏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厅内,讲解员俯身,用童趣的语言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孩子们踮起脚尖,贴近展柜玻璃,清澈的目光中倒映着金银器的流光溢彩。
“原来古人的碗这么漂亮!”“这个盒子是不是装的点心呀?”天真的提问与清脆的笑声此起彼伏,历史的厚重化作童言童语间的鲜活记忆。
从地宫出土的佛骨舍利到盛唐珍宝,孩子们沿着时间的长廊缓缓前行。讲解员以文物为线索,串联起家乡扶风的历史脉络:“千年前,这些宝贝就沉睡在我们脚下的土地里,它们是家乡的骄傲,也是中华文明的见证。”
博物馆研学不是简单的“看热闹”,而是要让孩子们“看门道”。希望通过沉浸式观展和专业讲解,激发孩子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观察与思考中生根发芽。未来,法门寺博物馆将继续深耕青少年教育,以文物为载体,为孩子们铺就一条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