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互鉴 文明印记
——法门寺唐代秘色瓷、丝绸与琉璃器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有唐一代,开放的政治环境和“丝绸之路”的畅通,造就了中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空前繁荣。当驼铃声声、满载物品的商旅来往于西北丝路,当云帆高挂、盛装宝货的船只往返于东南海域,交流出去的是中华先进文明的种子,汲取回来的是域外优秀文化的精萃。扑朔迷离的宫廷秘色瓷,堪称大唐文明的重要标识;流金溢彩的丝绸服饰,呈现出东方“丝国”物质文明的杰出成就;来自远方异域的琉璃器,描绘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画卷。这批文化瑰宝再现了大唐王朝自信大度、兼容并蓄、朝气蓬勃的卓越风范,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鲜活记忆!
千峰翠色——扑朔迷离的宫廷秘色瓷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秘色瓷是越州贡窑专为皇室烧制的青瓷精品,在我国古代极负盛名,但长期以来因缺乏实物印证,其真实面目成为历史之谜。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碗、盘、碟等13件精美瓷器,《衣物账》碑明确记为“瓷秘色”,正是秘色瓷的真身现世,为举世罕见的绝代珍品。其胎体致密、施釉均匀、造型端庄,釉质明亮润澈、晶莹剔透、似玉类冰,恰如五代诗人徐夤笔下“巧剜明月染春水”之确切比喻。法门寺唐代秘色瓷的考古发现,使千古之谜终归破解。
中华锦绣——流金溢彩的丝绸服饰
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独具魅力的中国丝绸,以其精巧的织造技术,绚丽的艺术色彩,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卓越贡献。法门寺地宫出土唐皇室供奉的丝绸服饰共700多件,包括绫、罗、锦、绮、绢、纱、缣、帛、毳、褐等30多个品类。其中仅刺绣一项就有蹙金绣、平绣、贴金绣、绣加绘等多种工艺;印花贴金、描金、缠金、织金、蹙金等用金加工技法奇艺超群,世所罕见;5件蹙金绣衣物流金溢彩,灿然如新……蔚为壮观的丝绸服饰,无愧于“世界丝绸宝库”之美誉。法门寺地宫唐代丝绸服饰的集群性发现,为研究唐代丝绸纺织史、服饰史、对外交流史以及纺织工艺、印染技术等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和合之美——来自异域的琉璃器
我国古代称玻璃为“琉璃”。法门寺地宫出土的20件琉璃器,大多属于域外入唐贡品。使用吹塑、贴丝、贴花热加工工艺的淡黄色琉璃瓶,属于东罗马或阿拉伯帝国早期的产品;以刻纹冷加工技法装饰植物纹、几何纹的琉璃盘,是典型的伊斯兰早期琉璃器;模制印花装饰成型的伊斯兰直筒琉璃杯,具有波斯萨珊晚期的技艺风格;用釉料彩绘二次烧成的罂粟纹黄色琉璃盘,是世界罕见的早期伊斯兰釉彩琉璃器;而融合西方原料技艺和中国传统风格的琉璃茶托、茶盏,则是中外文明友好交往、互学互鉴的典型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