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上午,法门寺博物馆2025年第一期青年大讲堂顺利举行,陈列研究科青年骨干朱帅以《千载遗珍 广泽华夏》为题,为大家做了关于佛指舍利信仰和法门寺佛教文化方面的学术交流分享。法门寺博物馆副馆长马卫兵主持讲座。党支部书记、馆长魏晓龙对讲座进行点评,并就做好全馆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和法门寺历史文化研究提出要求。法门寺博物馆全体干部职工参加讲座。
朱帅从专业技术人员经常遇到的论文写作问题为切入点,通过“三段论”等理论方法引入对佛教起源的分析,激发全馆青年业务干部的研究兴趣。通过世界史的广阔视野分析阐述了舍利源起、舍利崇拜等内容,以丰富的专业知识,结合相关学术理论前沿成果和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对佛指舍利信仰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从而揭示出佛指舍利不仅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见证,更是中华文明通过创造性转化构建精神共同体的缩影,彰显了中华文脉在文明交融中迸发的不竭智慧源泉。
魏晓龙对讲座内容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加快构建跨学科思维,努力拓展学术研究视野,通过跨专业合作,结合黄河文明的深厚内涵和精神特质,深入挖掘,解读法门寺文物背后的文明密码,促使全馆学术研究再上新台阶。
法门寺博物馆立足本馆人才队伍实际,年内将组织青年干部分批次交流讲述各自在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取得的成果,旨在以讲促学、以讲促研,扩大馆内各部门、各专业人员互动交流,从而有效提升全馆青年专技人员的学术素养和文博业务水平,通过学术交流锻造青年业务骨干,以学术赋能青年成长,为新时代博物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锻炼队伍,培养人才。